居家心情:一碗湯的距離
41
一碗湯的距離
2015.06小V返台辦入籍台灣
寶貝孫女小V去年2015六月返台,半年多來,餵食、洗澡、睡覺、玩耍,日夜相伴,上週三﹙1月6日﹚返美,頓時少了小娃兒成天甜蜜軟嫩的膩在身旁,阿嬤我難以適應,對著iPad視訊哽咽垂淚,嬷孫對泣,老先生阿公較理智,要我先暫緩每日視訊,讓小V儘速建立與爹娘保母的親密關係,好融入華府新生活。果真小娃兒適應力超強,除了時差還在調整、保母還在磨合之外,飲食睡眠玩耍都已步入正軌,返美才一周,今兒個視訊見到阿嬤已不再涕泗縱橫淚漣漣了,阿嬤欣慰之餘,也略感悵然,阿公好意傳來短文相慰勉,「你是否思考過,孩子真正在我們身邊的時間有多長?」親子之間應該要保持「一碗湯的距離」,不只爸爸媽媽要學會放手,阿公阿嬤更應該放手,保持距離啊。
想想看:孩子剛出生時,我們悉心照顧,幾乎分分秒秒都與孩子在一起;慢慢的,孩子長大了,需要上學了,變成了只有放學後的那幾個小時跟我們相處;然後,孩子有了自己的朋友,上大學、工作,每年能見著孩子的時間越來越少。
我們想念孩子,希望有更多的時間能陪伴他們。可是,他們已經長大、甚至成家了,這時,我們還要和孩子住在一起嗎?其實,隨著社會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父母能夠接受與子女間有一定的距離。但距離不太遠,雙方都能互相照顧,還可避免一些矛盾和麻煩。有界限、有距離、有聯繫、有守望,最佳的距離就是「一碗湯的距離」。燉個雞湯,端到孩子家時剛好能喝,近了太燙,遠了太涼。
2014.10 .小V在華府誕生
社會學專家認為,人性本身存在自私、自我的一面。如果兩代人住得太近,這些缺點很容易被一些不開心的瑣事激發出來,以至於每個人都拿出缺點相互折磨。如果不住在一起,這些缺點可能就會潛伏起來,時間長了甚至忘掉缺點,反而想念對方,這有利於家庭關係的和諧。
其實,「一碗湯的距離」不僅是指住得遠近,還包括心理上的距離。在心理上,我們要如何與孩子保持「一碗湯的距離」呢?首先要做到:順應潮流,理解孩子的新生活。
我們小時候很拮据,子女小時候寬裕了;我們成長在熟人社會,子女成長在生人社會;我們相聚愛一起喝茶、喝咖啡聊天,子女喜歡給遠方的陌生人發line……。這一切都和我們以前的生活模式不同,但我們都得理解,並且看得慣。看著孩子們以他自己的方式成為他自己,他跟誰戀愛結婚、他如何養孩子、他喜歡或離開哪一份工作,那都是孩子的事。我們無法為這些事承擔後果,所以我們也不能替他們做決定。
我們要做的就是學著跟孩子站在一起,支持他們,做他們最堅強的後盾,這就夠了!孩子成功時,我們為他鼓掌;孩子遇到挫折時,我們給他依靠。不因為自己是長輩,就插手孩子的家庭事務;不管你願不願意接受,這世界上首位關係就是夫妻關係,然後才是親子關係。也許,我們總是無可避免地與孩子的配偶產生矛盾,此時,千萬不要用「血濃於水」、「爸/媽只有一個」這樣的語句,來刺激孩子,如此只會適得其反。在這個問題上,中老年人要學會換位思考。如果子女常常插手我們的生活,今天批評老爸為什麼不做家事,明天批評老媽為什麼天天忙外務,那會是怎樣的感受呢?所以,媳婦或女婿是不是「好」, 子女和他們的配偶是不是幸福,讓他們自己去體會吧!我們只需要管過好自己的生活,想吃什麼就吃什麼,運動、旅行、閱讀、訪友、去當志工或奉獻,一天又一天,不也挺充實的嘛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