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老得好優雅】
我們欠這個世界一個義務:去成為最好的自己
勸自己去做新鮮事情,我們的內在就會更新。
文/Joan Chittister 譯/唐勤 圖片來源/nito @Shutterstock
洛威爾.湯瑪斯(Lowell Thomas)透露:「我精力充沛,有這麼多活動,我是有個祕密,我一直能找到很多樂子。」
老年有個內在危險,假如我們任它得勢,衰老就可能成為一生中最艱難的一段時期,而非最令人滿意的時期—而後者才是正理。老年的危險就是,我們可能自己開始以老人的姿態出現。而有樂子,能讓我們開懷大笑;而開懷大笑,能讓我們在此時此地感到快樂。而此時此地,就是我們要過的人生最後階段,沒有第二種可能。噢,不過總有人認真地提出忠告,千萬別活得太滿,別找太多樂子。
「什麼年紀做什麼事」,在十七歲的時候是個很管用的忠告;七七歲的時候,則是一樁錯誤。當我們開始擺出老人的姿態,不管這時年紀多老,我們都完蛋了。如果擺出老人姿態的時候,年紀真的很老,那更糟糕。到了那個時候,做符合年齡的事就是患上絕症。我們會把自己折磨成有鼻息卻沒有生命。
事情的真相是,其他每個人生階段都有該做的事,老年卻不一樣,這個年紀並沒有該做的特定活動。六歲到二二歲之間,適合受教育。二二歲到五十歲之間,適合生孩子養家。六五歲到七十歲之間,適合逐漸減輕專業生涯的強度。可是接下來,七十歲之後,最適合老年人的唯一活動就是,眼前正在進行的任何事情。
如果生命真的是為了活著,那麼好好活著的祕訣就是學會活得充分圓滿,活得淋漓盡致,活得興高采烈。
我們往往沒弄清楚,要活得充分圓滿,很大程度上在於心態,在於靈性基礎,而不在於生理狀態。假如我們看到上帝是善的,那麼生命就是善的。假如我們看到上帝是個狡猾卑鄙的裁判,祂拿好東西試探我們,為的是看看我們會不會被誘入道德敗壞的境地,那麼生命就是應當恐懼的一個陷阱。
好好活著跟真心全意的精神狀態有關,好好活著會視生命為恩典而非贖罪,視人
生為積極期待好事發生,而無懼於其挑戰。我們之所以得到生命,不是為了受苦。我們之所以得到生命,是為了在經歷創造的喜悅和美好之中學會去愛造物主。我們之所以得到生命,是為了以優雅的風度去處理凡人之軀必受的自然苦難。
當我們不能迎頭面對生命,我們就不能活得充分圓滿。
在這個過程中,老人會遇到試探,這些試探聽起來言之成理,因此特別迷惑人,其實產生的損害卻愈來愈大。
「今天晚上我太累了,我想我不能去了,」衰老之初,我們就學會這麼說。可是沒我們,其他人仍去看表演,去參加派對或公眾集會。「她現在老了,不能做這些事了,」他們會說。我們先教會他們忽略自己,後來又奇怪自己怎麼不受重視。
「那太耗神了。我現在不做那些事了,」我們說。因此,我們任自己不去耗神為七月四日的國慶烤肉野餐生火。我們不寄生日卡片。我們做的事情一天一天減少,直到有一天,坐著不動成為我們度過生命的方式。
「噢,那件事我從來沒做過,我可不會現在才開始去做,」我們說。因此,我們不會去參加公園露天音樂會,不會去學釣魚,不會去打電話找人贊助教區園遊會。我們從生活中全面撤退,就跟已經死去多時沒有兩樣。而且是自找的。
「坐進那玩意兒,就為了看個瀑布?」我們說。「我可不要!危險極了。」因此,我們從來沒看過尼加拉瀑布的水霧。我們不會在山頂觀景臺上欣賞到落磯山脈的壯麗。我們不會從西雅圖的太空針塔眺望普傑峽。我們不去感受事物。我們擋開了不絕如縷的生命,而奇怪為什麼自己的人生再也沒有興奮刺激的事情。
「出門度個週末嗎?」我們說。
「上個終身學習的課嗎?」我們問自己。
「你知道要花多少錢嗎?」我們堅持。
「買個電腦,就為了寄寄電子郵件?」我們質疑。
「在那兒多待兩天?我種的植物怎麼辦?」我們想知道。
所以我們沒多跨那麼一步去開始新活動。我們沒能持續變化。我們在中途停下,而來日方長。我們等著。我們拿到了生命這個禮物,卻原封不拆地退回。
「哎,聽起來不錯,可是沒人跟我一起去,」我們說。因此,與其設法去交新朋友,找到另外的同伴,參加不同的團體,我們反而在原地鑽洞,把自己愈埋愈深。
「我已經過了做那種事情的時候了,」我們辯解,彷彿生命是一連串分級的操練,對某些人開放,對其他人不開放。我們已經過了跟孩子一起坐嘉年華花車的時候了。我們已經過了除夕出門看熱鬧的時候了。我們已經過了在沙灘上看書的時候了。我們只想鑽進自己的巢穴,讓生命溜走。
可是,假使我們真那麼做了,就會讓自己認識新朋友的機會溜走。以及獲取新經驗的機會。還有,從尚待發掘的內在找到自我成長的那個機會。
生命,不只是被動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—不過,偶爾生命也會靜靜等待—也是我們自己主動促成發生的事情。
我們做什麼,自己就變成什麼。勸自己去做新鮮事情,我們的內在就會更新。不讓自己昏睡度過生命,我們就會清醒。忘掉自己的年紀,以充分的自信拒斥對人生大小事情的恐懼,不管是爬上兩級樓梯,還是攀登高山陡坡,那麼我們對自己就會更有把握。
除非我們讓生命從身邊溜過,否則我們不會「已經過了」活出生命的時候。
不錯,我們做不了每一件事。是的,我們可能容易累,更快感到乏力。當然,有些事情耗費力氣太大,我們不如去做體力難度不那麼高、感覺會更愉快的事情。自然,不少老友已經走了,他們曾經是多年的好同伴,跟他們在一起十分自在。還有一些活動確實超出了我們的預算。可是,這些情況沒有一個可以拿來當做藉口,縱容自己成為活死人。
現在是重新開始的時候了,應該更新自己,找到享受生命的方式,抓住每一個機會去做一個興奮、有趣、重要的人。我們欠這個世界一個義務:去成為最好的自己,因為世上所有的人也都在為某件事情奮鬥。
這段歲月的包袱在於,我們貪圖快速,而容許自己太早就到達低於自己能力所及的目標。
這段歲月的福賜在於,歲月喚我們深入內在,去發現自我此刻存在的一切。此刻。就在此刻。
(本文摘錄自Joan Chittister著,《老得好優雅》,天下文化出版)
50+tips
1.每個人生階段都有自己該做的事,但70歲以後,人生別無他求了,最適合的唯一活動是:專心做好眼前的事。
2要活得充分圓滿,關鍵在於心態,在而不在於生理狀態。.
3.到了一定的年齡,面對新的邀約,你是否曾經以太累、太花錢、沒人陪伴….等各種理由回絕?難免我們都有疲乏的時候,但是,惟有勸自己做新鮮的事,內在才會更新。否則,就像是拿到了生命這個禮物,卻原封不動地退回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